4000-866-865

为什么所有人都告诉你,写文案要讲人话?
来源: | 作者:猎狐企服产业 | 发布时间: 556天前 | 209 次浏览 | 分享到:

图片

why?

有些时候,你耗费心血花了一个月时间,

写了一篇文章,但是 阅读量寥寥无几。

反而随手写的一篇,

却引来 众多 的点赞。

有时候你读了一篇文章或者看了一部片子,

大呼过瘾,

却讲不出到底哪里精彩 。

李笑来 讲:审美常常并不需要知道原理,但创造美的人必须有方法论,否则不可能持续创造。


一篇文章的好坏,有诸多原因,

而 是否讲人话 ,通俗易懂,

就是读者能否愿意读完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从5个方面,

详细说明其中的原理,

并给出实现 “说人话”的文案的方法。


如何判断自己的文案是在讲人话,而不是自嗨?

一听就懂的标准:

不需要思考。


举个例子:

有一款保温壶,如是说:

“冬天已经到了,你们家还没安排这个保温水壶吗?

高颜值的设计,让我一眼就相中了它,

内胆的玻璃设计,让它的保温时间更长。

像这样的密封壶口设计,

里面的水即使放上两三天也还是热乎的。

冬天了,家里备上这样一个保温壶,

一定会更幸福的,赶紧安排吧。”


一听就懂版:

你知道冬天手脚容易冰凉的人,一定要多喝暖开水,这个保温壶很特别,即使放上三四天,倒出来的水可能还会烫嘴,你喝时要小心点了!

/

1

/


画面感

我们都知道文案要尽量写的有画面感,

这里的技巧就是,写完文案后自己检查一下:

是形容词多还是动词名词多,


反面案例:

我刚毕业时找工作特别困难,投出去的简历基本都石沉大海,每次好不容易有个面试机会,基本都会出点小状况,最终被拒之门外。一个月下来,我一个offer都没有拿到,看到同学们都顺利进入自己想去的大公司,更加着急,心力交瘁,夜夜失眠。

修改后:

进入公司很长一段时间,我是个走路带风的人,从不跟同事一起吃饭,也从不正点吃饭。一般下午2点,过了用餐高峰期我才去吃,跑步下楼、大口吃饭、快速搞定、再跑回公司,20分钟。为了不在纠结吃什么上浪费时间,我连续吃过一个多月的淮南牛肉汤。


在反面案例,很多词是很空洞的,“困难”,“着急”,“心力交瘁”,

这种词读者是没有情绪感知的。

在后者中,“连续吃了一个月的牛肉汤”,这样一个有动作有画面的句子,

立刻将一个忙碌的身影勾画的立体。


还有东方甄选董宇辉读的李教授这段讲旅行和写字楼工作之间的对比这段:

你写PPT时,阿拉斯加的鳕鱼正跃出水面。

你看报表时,梅里雪山的金丝猴刚好爬上树尖。

你挤进地铁时,西藏的山鹰一直盘旋云端。

你在会议中吵架时,尼泊尔的背包客一起端起酒杯坐在火堆旁。

有一些穿高跟鞋走不到的路,

有一些喷着香水闻不到的空气,

有一些在写字楼里永远遇不见的人


这段里没有一个字写焦虑,

没有一个字写爽,

但读起来就感觉又焦虑又爽。

/

2

/


数字多不多

例如:

“养足200天”

“九蒸九晒”

“1支牙刷有1万根细毛”

“5分钟做好一顿营养早餐”

“用它剪10下,咔嚓咔嚓剪出迷死人的大波浪刘海”

“始创于1985年,卖出100万个烧饼”……



/

3

/


逻辑性

北京人爱喝豆汁 ,北京人是中国人,所以中国人爱喝豆汁。

女人被丈夫长期家暴,经济独立的女强人自由潇洒,所以女人想不被家暴就要经济独立。


上面这两个都犯了 逻辑上的错误,

这种文章读起来就让人云里雾里,不知道你在 讲什么。

想练习逻辑能力,可以去看看《逻辑学导论》欧文柯匹。


/

5

/


练习的方法

1、发布出去,让大众的反馈帮你检验。

把写好的文章,发布到公众平台上,

比如微信公众号,朋友圈,小红书,简书,知乎,微博,抖音等等,

通过 阅读量,点赞量这些数据来分析质量。


写文案前,想清楚目标观众是谁,

然后讲 跟 他有关 的,

如果你要卖一根 牙刷,目标观众是消费者 ,

你就 没必要讲老板的创业史,商业模式,

你如果想吸引经销商,加盟商,

那你讲牙刷质量多好,他也不敢兴趣,

你应该讲商业模式,盈利前景。


思考练习:

如果是写戒烟产品,你猜观众是男的多,还是女的多?



/

1

/


2、练习多一种表达方式。

抽象的事物具体说 ,具体 的事物抽离出核心 概念。

讲抽象的概念的时候,

最好有具体的事物来讲解,

比如讲商业模式,可以用面馆来举例说明。


讲述一个 热点新闻事件,或者一个故事之后,

要用金句来提炼其中的价值观和方法论。



简单的 事物复杂说,

复杂的东西简单说,

简单的东西要复杂了说,比如你想写牛奶,

要写,每天一杯奶,强壮xx人,

每一滴奶经过57道层层挑选,

学习宇航员,每天三杯奶。


像汽车这种复杂的工业品,

你如果想销售它,不要讲复杂的生产工艺,

不要讲什么涡轮增压,8气缸260匹马力,

你要讲“嗖的一下就出去了”

“啪一下就停住了”

你要讲“粉色的”。


用观众熟悉的事物类比他们陌生的。

比如你 想讲一个营销概念,

试着用 一间包子铺,路边摊,菜市场做比喻,

这些大众平时 熟悉的东西能帮助他们理解。


3、多举例子。

举什么样的例子?

故事,实验记录,成果。

想想我们小时候读的寓言故事,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小马过河,乌鸦喝水,

好的故事要比你把道理讲一百遍更管用。


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里讲锚定效应,

前前后后举了十几个案例,

包括知名的营销案例,

和他为了验证这个猜测而进行的试验。


锚定效应定义:

人们在对某一未知量的特殊价值进行评估之前,总会事先对这个量进行一番考量,此时锚定效应就会发生。

卡尼曼博士做了一个实验,先让两组学生转动轮盘,轮盘是动过手脚的,一组的指针只会停在10,

另一组只会停在65,让学生记录数字,

随后会向学生提出问题:

你认为联合国中非洲国家所占的比例最有可能是多少?

那些看到10和65的人的平均估值分别为25%和45%。

书中还有大量案例,来证实锚定效应对人们的影响。


例子从哪来?

平时阅读的时候,特别是名人传记和教科书,

养成将案例下载,归类,整理的习惯,

并且思考将来可以用在哪里。

可以借助电子笔记app,

给案例打标签,比如#营销,#刻意练习,#励志故事,#延迟满足,

等等类似的标签。


4、多给实操方法。

这也是影响文案是否通俗易懂的因素,

也常常被写作者忽略,

特别是新手做知识分享的,

常常会陷入长篇大论的理论,而没有实操方法。

比如,费曼学习法,

新手会告诉你,找个人把你学到的知识教给他,就是费曼学习法。


但是大佬会将它拆解成四个可以执行的步骤:

1、选择要学习的概念,用录音强化法让自己充分理解。(录音强化法可以看原书《价值心法》第六章阅读与理解。)

2、假设自己是老师,将这个概念讲给学生听,想法设法让他听懂理解。

3、遇到困惑时,再回到资料上阅读,思考,听讲座,请教老师,直到弄明白了。

4、尽量用更简单直白的句子讲述它。如果你不能用简单的语言来向别人讲述这个概念,真正的原因是你还没有弄明白。

你看,费曼学习法不只是把知识教给别人,

本质还是要让自己理解概念,真的明白。


比如短视频运营,

有些人会教你,先去模仿别人就完了。

我会教你,

四个步骤,抄,操,超,钞。

和每一步骤具体做什么,

比如,在第一步抄的时候,

将对标账号和爆款视频拆解成素材库,

素材库里包括呈现形式,文案结构,对标账号,故事案例,观点金句等等……

第四部,钞,是变现,至少举例20种变现方式,并且给出对比建议。


写在最后,

不要将知识 停留在“知道”的层面,

将它用出来,

试着 写一篇文章,将上面的技能用出来。